湖北程力为尽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加大投入,先后在重汽章丘工业园区建成济南商用车、变速箱等制造基地,2010年桥箱公司搬迁入驻济南高新区,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图为新车下线。 郭化南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重卡(含非完整车辆和半挂牵引车)销量达到101.74万辆,比2009年增长59.93%,增幅比2009年高42.22个百分点。
“1997年时,我们还在为湖北程力的生存寻找出路,2010年湖北程力的重型卡车产量已接近20万辆,整个重型卡车的市场更达到100万辆,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说,“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重卡销量曾经达到100万辆。”
站在百万辆的起点上,我国重卡行业如何再上新台阶?
注重质量和品牌提升
在采访中,车辆无故障里程被大家多次提及。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欧美国家重卡无故障里程一般是150万公里,而国内重卡无故障里程大约是60万公里。
业内专家表示,这个数字要辩证地看,车辆无故障里程与重卡的使用工况、驾驶习惯、燃油清洁程度都有很大关系。但从中我们也确实能感受到本土重卡在质量控制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高产形势下,更要强化质量意识。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表示,过去几年,东风商用车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正在向品质国际化努力:一是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更新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评价指标,引进国际质量标杆,做到国际国内质量标准一致;二是继续强化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建战略项目的品质保证,坚持质量不妥协的原则,防止因为降成本牺牲质量的现象发生。
中国重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告诉记者,中国重汽今年将成立质量技术研究中心,与质量部合署办公,全面负责集团公司的质量提升工作,力争各单位都有一个车型成为国内技术质量标杆车。
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是产业提升的重要举措。据介绍,今年陕汽要转型成为服务型重卡制造企业,福田欧曼提出了“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全统一、全满意”的5全服务新标准和终身服务概念,上汽依维柯红岩要在2011年打造“服务零距离”的服务品牌,华菱汽车和大运重卡用1:1配件销售的方式来支持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产业要做强,仅靠企业卖产品是不行的,而是要经营品牌,特别是汽车行业。”付于武认为,重卡突破百万辆大关后,一定要比任何时候都注重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和品牌培育。对此黄刚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未来市场产品品质和品牌将会成为竞争的焦点,因为产品本身可能会出现同质化,“但是如何能在更高层面差异化,我们就需要提升产品的特性以及品牌的价值。”